1)第102章_蝉by妤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观先生妙语连珠,在治国之策上见解独道,想知先生如何看待贫人困人之难题?在革新时,这些贫人困人,又如何可以被妥善地带动?”李娟雅总是会问。

  然而回答她的先生,要么是沉吟许久,语焉不详。

  要么呵呵笑道,反怪李娟雅格局太小,在国面前,总是斤斤计较,看不见更高更宏远的目标。

  面对前者,李娟雅也不会再追问,三言两语便辞去。

  面对后者,李娟雅会反问,何为格局大?何为格局小?何为斤斤计较?何为更高更宏远的目标?

  此类教授回答,不论言辞如何,大多离不开大义二字。

  听得多了,李娟雅自己也乏了。

  李娟雅总是会想起刘蝉抛给她的问题。

  她说她妄想救苍生。

  刘蝉便问她,那歹毒的苍生该如何救?

  她回答不上来。

  那些教授学者说要振兴中华。

  她就去问他们,那些苍生该如何救?

  那些教授也回答不上来。

  李娟雅发现,她就像这些教授学者一样。她说的“救苍生”其中却并没有歹毒之辈,那些教授学者说的“振兴中华”,其中也并没有苍生二字。

  这其中有怎样的微妙,怎样的相似,李娟雅冥冥之中感觉到了,不过说不太出来。

  直到有一次偶然,李娟雅看见一位女同学,她上午为文章中那些颠沛流离、苦不堪言的人物角色而涕泗横流,与周围朋友交流中,言语不乏对这世道的不平之意。可到了下午,李娟雅却观那位女同学对街上那些乞讨的孤儿寡母,目不斜视,满脸漠然地走开。

  最终,李娟雅顿悟了。

  原来这世上这么多人,甚至包括以前的她,都是心中满怀大义,口中全是主义,可是他们却并不在意生命。

  李娟雅把这样的感受记在自己的随笔中,她边写边想道,难怪刘蝉看不上她了。

  或许他从一开始就看明白了她的问题。

  李娟雅把手中的书合上。

  自她上次发几篇文章,学院里就传她说是才女,说她是才气逼人,也不知其中有多少是吹捧,有多少是真心。

  不过都无所谓,李娟雅懒得管这些东西。说来也有趣,若是以前,若是自己的文章能被这般远扬夸赞,她心底决计肯定全都是蜜意旁人赞她一句,她都能羞红脸,羞好几天。

  可现在,她只感到无聊。

  在南国大学里待得越久,李娟雅反而越感念起刘蝉来。有的时候,李娟雅觉得,比之刘蝉的诡秘刻薄、阴晴不定又总是一针见血的真实,这些大学里的什么读书人,都虚伪得可怕。

  他们倒是不坏,大多也都心怀良善,自持有抱负,可是他们绝大多数都目下无尘。

  ——他们大多抬头看着头顶浩瀚的天,却没有踏着脚下的地。

  李娟雅每每看见这大学里的人,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变成这番模样。

  这样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