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8 第一五六章:重复履新且守旧,流离改过好出家_鱼跃龙门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入十月,皇帝健康状况急剧下降,一日不如一日。捱到中旬,已然很难坚持日常朝政,几乎完全交给太子代理了。

  宋微干得非常小心,生怕弄出什么不可收拾的岔子。要说同一工种干过多次,驾轻就熟,理当轻松胜任。

  但如果这是一个天下间权力最大、自由度最高的工种,则干得好坏与否,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承担者如何发挥。

  那么,积攒许多次失败的经验,未必足以奠定下一次成功。宋微发现自己所熟知的,均属皇帝这份工作最表面化的东西。

  比如永远都得没睡醒就上早朝,比如什么样的表情语气能叫人磕头磕得更卖力,比如当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怎么吆喝能令所有人马上住嘴。

  而更深层次的一些技能,他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比如他老觉得日日早朝十分多余。

  而且一些常规政务实在没必要频繁地拿出来说。结果被成国公滔滔不绝论证一番何谓事职不懈,君主懈怠则上行下效,直说到终致朝纲弛废,国家危殆的地步,弄得他从此再不敢多提半句。

  比如面对大臣,他很擅长装逼做样子,但这种状态往往坚持不了多久。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本质上是个活泼随和的性格,直率毛躁的脾气,潜意识里又总觉得搞好关系更容易打商量。

  时间一长,难免让人感觉轻佻。有时又表演太过,吓坏胆小不明真相的下属。

  对此,明国公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问题,都应归咎于太子殿下以经营私人关系的方式对待君臣关系。

  如果太子不能以是否忠于社稷大义作为衡量臣子的基本标准,就始终脱离不了首鼠两端摇摆不定的窘境。

  而只要把握了这个基本标准,嘻笑怒骂尽可任情挥洒。宋微听罢,忽生顿悟之感,眼前恍若新开了一扇门。

  他立刻就理解到了以前的错误所在。限于经验见识、性格脾气,君臣在他这里,有时是主仆,有时是哥们,有时是因利而动的合作伙伴,有时是不死不休的竞争对手。

  他从来没有像明国公所说的这般,高屋建瓴地看待过这个问题。宋微仔细想了想,客观地认为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更有环境的原因。

  就是在这一刻,他模模糊糊地感应到了当前所处时代与其他时代更本质的差异之处。

  但情况并没有因为认识到问题而马上得到改善。因为宋微不确定要怎么做。

  正如他可以有很多办法制止群臣争辩不休,但争辩停止后,他常常无法断定谁对谁错,孰优孰劣,哪一个才真正符合长远利益,社稷大义。

  因为他已经知道,不能凭冲动,凭感觉,凭好恶……随意判断。有一些,能事后从皇帝老爹,从三位国公或其他相关重臣那里,甚至高级秘书太子妃那里,得到更多信息和建议,从而做出判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