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一章 书生误国!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军中军大帐

  “什么,徐允恭被押解进京了?”

  “本王的好大侄,你还是有雄才,无大略啊!”

  让朱棣喜出望外的还在后面,应天不仅夺了徐允恭的兵权,圈禁了魏国公的老小;更是舍近求远,宁可舍了自己的亲娘舅,也要用梅殷为帅。

  对这个妹夫,朱棣还是了解的。当个军师,出谋划策还行,执掌这么多军队,那不是赶鸭子上驾吗?

  看来,他这个大侄子,坐了龙椅,疑心病越来越重了。年轻,还是太年轻了。这事换成是他,最多加一个监军,人该用还是得用。

  不过,这也是帮了他的大忙,为朱棣争取了一个战机。他可不是朱雄英,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任何战机。

  擂鼓聚将之后,朱棣随即将这个好消息,通报给诸将,并调整作战计划,以陈珪、丘福为正副指挥使,携郑亨、孟善、王忠等将,率部依托城池、山脉拖住蓝玉所部。

  其余军队,由朱棣亲自统帅,以张玉为前军主将,谭渊、李浚、徐理为副将,趁着西军尚未全部渡过黄河,吃掉北岸的西军,给予梅殷以迎头痛击。

  在北军在朱棣连战连胜之下,已经扩充到了二十三万之众。抛去留给陈珪、丘福的五万人,十八万大军像一柄出鞘的利剑,直刺原武。

  而此时的西军,在梅殷的统领下,已到了荥泽、孙家渡一线,打算渡河之原武,再经过黑阳山,过延津北上。

  说来也巧,前部的顾英、黄威部刚从孙家渡踏上北岸,便与抢占原武的张玉部,撞了个满怀,而且因为兵力上的差距,一度还处于劣势。

  按理说,这种情况,要么叫派一部兵力,加强顾、黄的自保能力,同时搜寻附近的桥梁,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军队渡河,趁着燕军主力未到,吃掉张玉部,是最好的选择。

  可梅殷也不知道哪跟弦搭错了,老子牵着牛鼻子,就认准一条道,就从孙家渡渡河,过去多少算多少,他就是要从正面,把张玉击败。

  且不说他这方法会浪费多少时间,得不到大量援兵的顾、黄部得有多大的伤亡啊!他这拖拖拉拉的添油战术,非得把燕军主力耗来不可!

  可梅殷似乎一点都不介意,连下三条命令,必须在日落之前,将陆廉、郑璠二部抢送过去。不必在乎建制,送过去一部分,就地补进战阵。

  务必死死咬住张玉,耗到全军渡河为止。至于后面会有多少,他告诉诸将不必担心,凉公那里攻击势头不弱,燕军又能抽出多少来!

  “书生误国,书生误国啊!这么打法,老子一辈子都没见过!”

  “他不是咱们西军的人,凭什么拿咱们兄弟的命,去染他的袍子!”

  “常帅,把前部弟兄撤回来吧!”

  这半个月,西军的将校可是受够了梅殷瞎指挥,作为天子亲自提领的地方军队,他们也是有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