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章 苦口婆心!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景清很奇怪,好端端的皇帝为什么要给他批写这么两句。

  难道是他上的本章,不对?没错啊,国虽大,好战必亡!

  拿着本章从通政司出来,景清打算去武英殿面圣,路上正巧碰上了铁铉,便聊了起来。

  “阁老,这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下官不明白啊!”

  依着皇帝的脾性,打仗这种事从来是乾纲独断,不打就是不打,想打的话神仙也没办法改变。

  可这含湖其辞的,什么意思?

  呵呵,瞧了一眼,微微一笑,铁铉将奏本还给景清。拉着他一起坐在台阶上,给他点了个步。

  铁铉与皇帝相识之时,陛下还是个八岁的娃娃,说是粗识大字也不为过。那时候,铁铉就以为他只是早慧的孩子,权当个是忘年交。

  可随着年深日久,及陛下所做所为,他发现了陛下瞄准的是武英殿的宝座。

  皇帝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从小就是,他的心不止于广征四夷,教通四海,他是要做这世间的帝王的。

  这十年,他能老实窝在应天城,不是因为臣工们的劝谏,而是在韬光养晦,积蓄战争成本,及战争的有利条件。

  比如两个月前,皇帝调回镇守西边的李芳、李茂、郭钥、郭铨、郭锜五将,听取边境的驻防及敌情。剥离锦衣卫监军法之职,重新启用五军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

  还命提领五城兵马司事的都督-蓝诚,实领右军都督府右都督等人事调动,这些都是为即将到来的西征做准备。

  “就你这本论好战必亡说,皇帝十五岁那年,先帝就考校过了。”

  “你知道先帝看完他写的本子,是怎么说的吗?”

  “这娃,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先帝作为开国帝王,见过的人和事太多了。他为什么要死抱着礼法,放弃成熟稳重的朱棣,非要把跨一代传给皇帝。

  不仅仅是因为皇帝是他心爱的长孙,更因为他清楚,皇帝再喜欢打仗,也不会拿国力作本。他变着法的弄来战争所需,而不会徒增百姓的负担,这一点,朱棣做不到。

  前日,铁铉奉命督查江南织造司这十年上报的大账及专项司库。具体数目不宜透露,但铁铉可以告诉他的是,与东察哈台汗国打个三四载不成问题。

  这海上的贸易的确是颗摇钱树,不仅缓和了大明在财政上颓势,更是攒下了不菲的军资。要不然,皇帝的底气也不会这么足,这么有耐心。

  “来,老夫给你掰着手指头算算。从他当虞王到现在,三十年了,你见他有啥喜好不?”

  喜好?

  劣迹喜好还真没听说,皇帝起居简朴,不喜奢华,布衣素食,食不过三餐,菜不过四,即便是半夜批阅奏章饿了,也常是一碗面或汤泡饭便解决了。

  至于女色方面,也很节制,后宫也是好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