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八章 利弊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淮不玩虚的,大明开出的条件是,册苏塔为郡王,南疆卫都指挥使,世袭罔替,统南疆六城之兵,即-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阿克、英吉莎、乌什。

  也就是说,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杜格拉特部依然可以称雄一隅。大明帝国存续一天,苏塔家族便可以守着王位和都指挥使的头衔过活一天,与国同休。

  别觉得大明朝的皇帝小气,除了藏地的特殊的僧侣外,大明朝只有功勋卓着,寥寥无几的功臣,才能被追谥王位,且子孙不能承袭。

  在大明,真正能世袭罔替的爵位,便只有朱家的皇族。由此可见,皇帝对苏塔,绝对是格外看重的,也是有相当大的诚意。

  “那你如何保证,大明皇帝不会过河拆桥呢?”

  与在中原供职的异族不同,他是有军队和部族的,情况与察哈尔诸部颇似。但与察哈尔部不同,塔里木天高皇帝远,朱雄英凭什么相信他,大明后世的皇帝又凭什么呢!

  呵呵,“这个好说,中原有一物,名曰丹书铁券。可见皇帝给予杜格拉特部的特权,刻在上面。”

  “而且,如果埃米尔你,能为大明开疆拓土,还担心富贵吗?”

  东察哈台汗国以西,还有帖木儿汗国,经此一役,大明与其之间的关系,再无回还的余地。边境怕是很多年,都没法消停。

  苏塔驻兵边陲,抵御外辱,正是皇帝所倚重的。只要仗打好了,朝廷不仅要供给粮饷,还要配发大量的装备。

  邓淮让苏塔想想,这几天被沐春狂混炸的损失。杜格拉特部那些老掉牙的火器,在明军锐利火炮下的损失,损失绝对不成比例。

  而明军为什么不拼尽全力与杜格拉特部血战呢?除了看重苏塔的可用之处,便是心疼自家将士的性命。

  在北边,想在短时间内,吃掉兀鲁伯与亦力把里部联军,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可在南边,灭了杜格拉特部的实力,沐春还是有的。

  “苏塔,你不用考虑沐春作战的决心。他的妹妹是皇后,外甥是当朝太子。就算是为了沐家,他也会血拼到最后一人。”

  “而且,这位国舅爷,能做到今天这个位子,可不仅仅靠的是裙带。这些日子作战,想必你也有所领教。”

  战争从来都不是投机取巧,拼的就是补给,大明虽然劳师远征,但背后靠的确是一个强横的帝国,这远远不是坐吃山空的杜格拉特部能比的。

  看在杜格拉特部的酒如此不错,邓淮再给讲个故事。先帝驾崩之时,大明的亲王、郡王有近百人之多。他们每一个都拥有一到两万的私军不等。

  换成苏塔能理解的意思就是,朱雄英是大可汗,诸王便是各部族的小可汗。想着让他们心服口服,听命而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那时候朝中有臣工打赌,有的押皇帝为求安稳会与诸王讲和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