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八章炖飞龙,秋天赏菊!_山村小仙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词里的“黄花”就是黄菊,正值重阳,而此时,李清照的丈夫并不在她的身边,这让她感到孤独与凄凉,陪伴她的只有美酒与黄花!”

  陈青牛见砂锅里的飞龙炖好了,打开锅盖,用勺子给宋檀儿盛了一碗,盖上锅盖,说道:

  “檀儿,咱们也别伤春秋了,你尝尝这飞龙味道怎么样!”

  宋檀儿用筷子夹了一块飞龙肉,放进嘴里嚼了嚼,赞叹道:

  “花尾榛鸡不愧被人称为飞龙,当真是鲜美无比!”

  陈青牛说道:

  “《黑冰》中,郭小鹏约汪静雯吃饭,为了试探她,一共点了三种菜,两份清炖飞龙,一条冬青斑,一只穿山甲,……穿山甲孕妇不能吃,檀儿,你要是想吃冬青斑,我可以去抓来给你炖汤喝!”

  宋檀儿正色道:

  “不吃,……对了,秋天除了赏菊,还有什么高雅的事吗!”

  陈青牛微微思索,说道:

  折桂,自古民间就将桂花视为吉祥之兆,素有“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的说法。

  因此古代凡中榜登科、或仕途得志,皆被称为“折桂”,对获得殊荣者则誉为拥有“桂冠”。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

  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

  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

  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宋代的吴文英在《声声慢·咏桂花》中描述: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

  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

  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宋檀儿用勺子舀了一勺飞龙汤,尝了尝,说道:

  “这飞龙汤很醇,很香、很润,桂花在农村习以为常,折桂不够浪漫,有没有比折桂更浪漫的事!”

  陈青牛微微思索,说道:

  风雨听芦。

  芦苇微微,秋风拂面,如柳絮般清扬自在的芦花,引来古人的风雅意趣。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余亚飞的《咏芦苇》透露出了芦苇的野趣,现代文人都觉有趣,古时闲来无事,酷爱出游的文人画者更甚。

  司空曙在《江村即事》中写道: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秋风吹起,一片片的芦苇飘荡,白雪皑皑的芦花就像下了一场倾城大雪。

  乘舟风雨听芦,悦情悦景,美哉美哉!

  宋檀儿笑道:

  “风雨听芦浪漫,我们明天就去风雨听芦,……我也不看天气预报了,明天有无风雨,全凭天意了!”

  “嗯!”

  陈青牛应了一声,拿起筷子,打开锅盖,用勺子舀了一碗飞龙,吃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