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臧霸质子_三国:我败成最强猛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个孝子,当年便曾劫道救父,现在为了儿子,肯定也不会背叛。

  潘凤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会以他儿子为质,这样自己也才会更加放心,对他们也可以更加信任。

  孙观等人无奈,不再说什么,默默离去。

  潘凤对于琅邪之吏,大多仍旧照用,只有原功曹罢免不用,另以主簿郑威为功曹。

  功曹为诸吏之首,就如州里的别驾一样。

  当年广陵太守张超就任臧洪为广陵功曹,诸事都委给他处理,自己做个逍遥太守。

  汉时的官吏,朝廷任命者为官,如太守郡丞,边郡还会有长史或都尉,这些为官,本郡人不能任。

  太守自辟者为吏,如功曹主簿督邮等,只能由本郡人出任。

  州一级和县一级同理。

  但是郑威以身体有疾为由固辞,不愿应辟。

  潘凤亲自去请了两次,郑威都不愿出任功曹。

  郑威是开阳人,郑氏在琅邪也是大族,潘凤要想在琅邪过得安稳,就必须要稳住这些大族。

  潘凤不想以刀相逼,只是放言出去,说是功曹之职非郑威不可任,若郑威不愿就任,功曹一职便一直空着。

  郑威感受到潘凤的诚意,也怕自己过于拒绝,会激怒潘凤而牵累族人受诛,只好答应出任功曹。

  潘凤就喜欢郑威这种人,这种人要么不投你,一旦投效于你,就决不会背叛,如耿武一样。

  开阳城中兵士每日训练,一切风平浪静。

  而在郯县,阴德逃回郯县后,向陶谦哭诉,说潘凤以斧架在自己脖子上,逼他交出琅邪相的印绶,还把他赶出开阳城。

  陶谦一听大怒:“潘凤匹夫,安敢如此,我必统兵讨之。”

  “使君,潘凤甚勇,又善用兵,如今降服臧霸,与泰山诸众合流,其势不弱,将军宜抚不宜剿,若往讨不胜,只怕损了使君之威。”

  治中王朗劝道。

  此时的徐州别驾是赵昱,治中是王朗,等董卓灭亡之后,李傕郭汜为乱,陶谦才派赵昱往长安奉贡,之后赵昱才会出任广陵太守,王朗出任会稽太守。

  等赵昱和王朗出任郡守后,陶谦才辟麋竺为别驾,信用曹宏等人。

  “我看未必,泰山诸贼乃乌合之众,潘凤以威逼服,其必不能同心,使君亲领大军往讨,讨之必克。”

  别驾赵昱却是支持陶谦出兵。

  眼见自己两位属下意见相左,陶谦逐渐平息心中怒火,冷静下来仔细一想,觉得他们二人说的都对。

  潘凤逼夺琅邪相印绶,赶走琅邪相阴德,讨是一定要讨的。

  但王朗说的也有道理。

  潘凤之勇,陶谦在酸枣时可是亲耳所闻,而且此人颇为识人,随便荐举刘备部下一个小卒,就能一个回合斩了西凉勇将华雄之首。

  可见潘凤此人不简单呐!

  臧霸等人也是不弱,当年跟随自己讨击黄巾,因其勇力而屡次有功,任为骑都尉。

  现在潘凤与臧霸合兵一起,兵员近万。

  如果自己带兵去讨击,胜了还好,要是不胜,自己可就大失威势了。

  “唔,潘凤仅有数千之众,让曹将军与吕将军领三万兵马往讨,必能克之。”

  陶谦想到了派曹豹和吕由二将领兵去攻打,如果攻打开阳不下,那也是这二将无能。

  况且,陶谦想到了自己的年龄,今年已经六十岁了,早已没有了当年剿灭黄巾的威势。

  这个安排,赵昱和王朗都能接受,便不再劝说。

  曹豹为正,吕由为副,率领三万兵马,其中两万为丹阳兵,一万徐州兵,浩浩荡荡向开阳而去。

  潘凤早已接到斥候回报,命城中兵士加固城墙和备足守城器械,以拒来敌。

  他同时也在防着城里的泰山兵,虽然臧霸的儿子送到莒县去了,但泰山兵并不只是臧霸一个人说了算,孙观和吴敦尹礼等人也是能说得上话的。

  “将军,曹豹领三万兵马而来,咱们兵力不足八千,开阳是否可守?不如退守莒县。”

  臧霸知道丹阳兵的厉害,但他提这个要求也有私心,就是想退到莒县跟自己的儿子待在一起。

  潘凤笑道:“无忧,曹豹吕由之辈,击之可胜,宣高安心守城便是。”

  曹豹率领大军终于来到开阳城下,列阵叫战。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