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_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偏僻的山下农村,比起用钱财来购买东西,百姓们更加倾向于以物易物,因曹操重视农耕织业,治下几乎全民皆农,全兵皆农,不仅男人要种地,女人、老人也要种地或织布,脱贫致富,靠的是老百姓们勤劳的双手,更是轻徭役,薄赋税。

  老翁絮絮叨叨地与他们说起这些日子以来的转变“咱们这地方,之前安稳了一段时间,没多久又乱起来了,乡民们待在村子里,总能听到半夜里有大批人马聚集靠近又走远的声音,大家都害怕着呢,唯恐军队来了,将米粮都征调走。若是连粮种都没了,那日子是真没了盼头。今年是旱年,粮食的涨势本来就不好,又有大批男丁被征调走,地里就更加没人干活了。”

  他说起了那些被袁州牧征调走的男丁又被曹州牧安排回乡耕种,村里有了男丁,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也是在前一段时间,县令带了一批人来教授大家伙造纸的法子,其中学问多着呢!用的原料不同,手段不同,造出来的纸也不同,俺现在做的,是普通百姓就能够造出来的纸,只要打浆认真,一般人家用来写字是足够了,价格也便宜,做礼物送人却是拿不出手的。”

  老翁自豪地说道“俺打浆技术好,村里的秀才都喜欢来问俺买纸的,郎君看看这些,若是满意可用官府规定的粮食价额交换。”

  造纸不费力,像老翁这样年纪大的也能胜任,需要的是细致与耐心,比例不同,造出来的纸手感质地也不同,若是有人钻研,多造出些花样也是可以的,他们村子小还不明显,像县城里头,都出现好几个用来造纸的作坊了。

  胡昭抚摸胡须沉吟了片刻,对曹操胆大包天的政令竟一点都没感到意外。

  那个人,确实是有这样的魄力去打破城规的。

  看看这儿的百姓接受多好?用不了多久,境内的读书人都会用上纸,百姓们会将其看做是一样稀疏平常的物品,曹操的目地也达到了。

  豫州经历战后,今年的收成果真不好,胡昭地处距离兖州比较接近的颍川境内,因有官道运输粮食来此,这里的百姓还不至于断了粮食,官府以粮换物的举措,似乎也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

  “照着曹操这样挥霍,兖州的存粮能支撑到来年?”弟子在胡昭身边小声问道“兖州底子也没多少,那曹操又不像袁绍出身显贵……”

  胡昭揉了揉身边小豆丁身形的弟子,温声道“看实物不能只看表面,曹操底子未必比袁绍差,也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出身,他才能走得比袁绍更远。”

  胡昭谢过了老翁,交出粮食,接过手中洁白中带有些瑕疵的民造纸,又带着弟子往村中的集市走去。

  村里的集市有些简陋,不过是各种茅草与树干打造成的摊位,其中多是当地的民众以物换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