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1章 孝直与孔明的默契_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亮领兵在外,李奇给了他足够的指挥部队的权力。

  但是有的事情,诸葛亮仍然不能擅自作主,比如要不要帮刘备一把,使其攻下襄阳。

  一来襄阳是荆州重镇,李奇也馋很久了;二来刘备也有枭雄之姿,如果帮他把势力范围扩大了,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襄阳乃北上中原的一条重要通道,李奇想要进军中原,就不可不取襄阳。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诸葛亮都认为,自己攻下襄阳比刘备攻下襄阳要好得多。可是李奇与刘备貌似一向交好,说不定李奇有意帮助刘备拿下襄阳呢?

  诸葛亮将刘备的书信及自己的想法形成书面文字,令人捎回成都,让李奇定夺。

  只是信使往返旷持日久,就算李奇有什么决定,等诸葛亮得到回复的时候,恐怕局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以当信使前脚刚刚离开秭归,诸葛亮就将阵线前移至临沮。

  临沮位于秭归东部,再往东北方向便是宜城,往东南方向便是当阳。

  诸葛亮将部队移至临沮有两层考虑:一是当他接到李奇书信的时候,可以直接办事,省去了大部队行军的时间;二是给刘备一个错觉,让刘备觉得自己率军东进,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使其对襄阳下手。

  如果刘备对襄阳下手,无论他与曹仁谁胜谁败,诸葛亮都可以渔翁得利。

  虽然诸葛亮仍然没有对任何一方发起进攻,可是他率军东移的信号却给了曹操很多种不同的解读。

  曹操认为诸葛亮此举,既有可能是配合刘备攻打襄阳,也有可能是知道自己这边久攻江陵不下,于是打算在中途拦截自己,抑或两个原因都有。

  不过,无论刘备和诸葛亮如何打算,曹操决定还是要先想办法守住襄阳。

  曹操传令曹仁坚守襄阳不得擅自离城,自己将马上回师增援。

  黄忠苦守江陵近一个月的时间,今见曹军退兵,便想要趁乘追击:不求歼灭曹军,但求能够拿下当阳,扩大战果。最重要的是,将江陵的防御重心北移数百里。

  法正道:“现在还不是攻取当阳的时候,且待诸葛军师夺了宜城,汉升方可夺当阳。”

  黄忠问:“你怎么知道诸葛军师会夺宜城?而不是直接与刘备军合攻襄阳?”

  法正笑道:“合攻下来的襄阳归谁所有?这不闹纠纷,引起两家不和吗?”

  黄忠:“这……”

  法正道:“先放曹操回到襄阳,然后诸葛军师必定会攻打宜城。至于襄阳,我们再伺机行事。”

  黄忠就纳了个闷儿,你当诸葛亮是你的分身啊?你想什么就是什么。

  他哪里知道,法正与诸葛亮初次见面的时候,便是能够用眼神交流的存在。

  却说诸葛亮得知曹操北归,恐其实力太过于强悍,如果让曹操的军力协助曹仁一同防守襄阳,那么即便是他与刘备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