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蒲松龄_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党成员,着实过了一段好日子。

  崇祯元年,人妖魏忠贤倒台后,崇祯下令毁掉由阉党编写的以排斥、诛杀异己为目的的《三朝要典》。

  这本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只会拍手叫好,大赞皇帝陛下英明,

  可是这位孙大人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竟然抱着《三朝要典》到太庙痛哭。

  这个操作实在是惊呆了满朝文武,崇祯皇帝一气之下就给他罢官,让他滚回老家了。

  要说刚当上皇帝的崇祯还是很大度的,要是换个别的人,估计直接送孙之獬去见魏忠贤了。

  然后这厮就一直待在山东临淄老家。

  听傅建道说完后,沉墨就想起了这厮是谁了。

  这货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个臭名昭着的大汉奸。

  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就下令剃头。

  五月初一日,摄政王多尔滚率领清军过通州,知州迎降,多尔衮“谕令剃发”。

  初二进北京,次日多尔衮给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别发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抚,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这是清朝进入北京后正式下达剃发和易衣冠的法令。

  孙之獬在清兵入关之后,很快就投降了满清,从山东老家跑到了北京城上表投降,对多尔衮各种拍马屁,极尽巴结之能事。

  孙之獬为得满清欢心,有心“标异而示亲”。

  一日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当时,朝臣分满汉两班,上朝的时候,满班大臣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入班;汉班大臣说他是满人打扮,也不要他。

  徘回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结果这货恼羞成怒,于是想出了一个坏主意,给顺治上了一封奏章。

  原文是这么说的:“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而非中国从陛下也。”

  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觉得这厮说的有道理,于是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发令。

  后面无数的中原百姓,士子缙绅为了保存华夏衣冠,挺身反抗,最终百万生灵死于清兵屠刀之下,就是因为孙之獬而起。

  王家桢《研堂见闻杂记》对这一段历史有很清楚的记载: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不过这这货最终也没落下一个好下场。

  1647年,也就是顺治四年,山东抗清义军首领谢迁带人攻破了临淄城,活捉了正好衣锦还乡的孙之獬。

  谢迁痛恨孙之獬的无耻,将他五花大绑游街示众。

  孙之獬自知众怒难犯,已无活理,于是破口大骂。谢迁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