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章,夺宝(1)_大明16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军赶在吴三桂的关宁军之前,抵达了北京郊外。依照以前于谦守北京的时候的经验,襄城伯李国桢率领五万京营士兵(花名册数字),在彰义门外列阵,于顺军交战。本来这也是守城一方的通常做法,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战术。在守城的时候,在城门外部署一支部队,和城墙上的部队相互掩护。这样做一来可以有效的保护相对薄弱的城门,在清除掉这些城门外的守军之前,很多大型的攻城器械很难靠近城门,而如果要清除这些守军,他们就必须同时面对城墙上的大炮,床子弩之类的火力;二来也使得守城一方能够比较容易的通过城门发起反击,而如果攻城的一方要时刻防御对方的反冲击,那他的很多活动就都会受到牵制。但是,这种战术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守城一方的军队必须是训练有素,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顶呱呱的部队。这就像后世的什么空地一体战,什么步坦协同,什么弹幕徐进之类的战术,理论上都很不错,但是如果你手中只有一群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连左右都分不清的非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玩空地一体战,陆军打下来的飞机,空军炸掉的地面部队,全都是自己人;玩步坦协同的,步兵都被自己的坦克压死了;玩弹幕徐进的,大炮打死的自己人会比的人都多。总之,在训练不足的前提下,玩任何高级的战术,都叫做作大死。明白了这一点,其实就能明白为什么当某世界第一贩毒集团在中国搞武装贩毒的时候,我大清军队在对上这些龙虾兵的时候,为什么玩不出什么诱敌、伏击之类的《三国演义》式的战术了。

  李国桢是勋贵出身,虽然祖宗很能打,但他本人却并不怎么懂得军事,只以善辩出名。此时奉命率领京营作战,便也只会依葫芦画瓢的照搬当年于谦守卫北京的战术。却不想,于谦当年,虽然在土木堡遭遇了意外的失败,但我大明那时候正处于上升期,军队的战斗能力,战斗意志都不是此时的明军能比的。

  见到明军在城门外扎营迎战,李自成一开始还有点吃不太准情况。

  “李过,你带上一队骑兵,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李自成叫来自己的侄儿道。

  “孩儿遵旨。”李过应道,然后转过身叫上自己的养子李来亨和一队骑兵道:“皇上让我们去探探这些明军的虚实,你们跟着我,小心城上的大炮。”

  众人都抱拳道:“小的们明白。”

  大家便牵了马,李过缓缓的走在最前面,李来亨和其他的一些骑兵跟在后面,以相对松散的队形向着明军逼近。大约逼近到距离城门还有五里多一点的时候,北京城上的红夷大炮就开火了。

  城头上的红夷大炮能把炮弹打出在六七里远,但在这样的距离上,使用实心炮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