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9章 捕奴的开端(2)_功盖三分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郝梦这也就是打着为儿子祈福的名义,需要暂时偃旗息鼓罢了。

  宜将乘勇追穷寇,这一点郝梦又何尝不知道?

  问题是,郝梦现在的盘子铺得太大,必须得停下脚步整顿。

  地盘,由原来的四州扩充到现在九州,清理户籍,整顿地方,考核官员,恢复民生等等,这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

  虽然说,这些工作大多都是文官们的事儿,战将们还可以继续保持进攻态势。

  但是,地方上的游兵散勇啸聚山林,还有不时出现的妖怪土匪,已经某些不怎么听话的世家大户,这也得军队(军中武将)去一一剿灭的吧?

  这不是原来的一郡一州那么狭小的一块地盘,现在是九州之地!

  这就得牵制大量的军力。

  而且,军队的扩充也太过迅速,这时也得停下来整编,并且还要加大力度操练。

  去岁大战之前,郝梦虽有五十万大军,其中真正的精锐却只有十万出头,其它近四十万兵马,不是新兵就是辅兵。这样的军队结构,大顺风仗还行,若是遇上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只要郝军的那十多万精锐折损得差不多,那便是兵败如山倒。

  好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袁绍、刘表、孙权和关中的曹操,其势力皆已成为了过去。

  然则,大战过后,郝梦的军队却再次扩充,扩充到不下百万之众。

  须知,这些扩充出来的兵力,可都是剿灭其它诸侯之后的降兵。

  这时,郝梦的军中,降兵的比例,比郝梦的本部都要多。

  ……

  这同样是个比较危险的事情。

  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携百万之众,兵锋直指江东。而当时的江东,孙刘联军却不过十多万兵马。在兵力对比上,曹操应该是如秋风扫落叶才是。

  然而,最终却是曹操兵败赤壁,百万大军几乎烟消云散。

  何也?

  什么周公瑾的奇谋,什么诸葛亮的借东风,那都是扯淡的表象!

  周瑜的大火能烧掉多少人,总不可能一把就烧掉百万曹军的吧?

  若百万曹军同心协力,拼着损耗渡江横扫江东,哪里还有什么天下三分的事儿?

  这就是以力服人!

  其实,曹操兵败赤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军中充斥着大量的降兵。

  按照演义中的说法,曹操出兵荆州时,其实只有大军五十万。

  其中,还起码有三十万的屯田兵,算是辅兵。

  因为刘琮不战而降,曹操不仅不费吹灰之力的获得荆襄七郡,还收得荆州兵三十三万,这才有了曹军的八十多万大军,号称百万之众。

  因为收纳的降兵太多,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要打江东。

  若能一鼓作气打下江东,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当曹操在赤壁被烧了一把火之后,首先四散奔逃的肯定是荆州兵。这些降兵打顺风仗,肯定是人人争先。一旦遇上败仗,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