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章 这题你是猜得吧?_大明逍遥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昱熟读四书五经,自然知道沈泽出的这道题是出自论语.先进!

  孔圣人他老人家的原话是: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当大臣的,应该用道义为君主服务,如果君主不讲道义,就不要愚忠,可以甩手不干。

  这句话的意思和孟子万章中的“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

  不过这话虽然的确是孔圣人说的,而且孟子确实也说过同样的话,但也得看时间和场合。放到孔孟二圣生活的年代,这话或许合适,但是放到如今的讲究三纲五常的大明,这就有些不合时宜、惊世骇俗了!

  孔孟生活在什么年代?那是周王衰落,群雄并起年代,如果对于一国的国君没法以正道侍奉,完全可以飘然而去,再去别的国家投奔那些礼贤下士的开明君主。因此在孔孟的那个时代这句话,确实可以适用。

  但是如今是什么年代?如今大明一统,天下归一的年代,君为臣纲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再讲什么不可则止,简直就是犯上作乱。

  被儒家奉为亚圣的孟子,不过是说过一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类的漂亮话,太祖皇帝老朱读到之后就大动肝火,放出狠话说:“这家伙要是活在现在,朕非严办他不可”,还一度下令将孟子逐出孔庙,剥夺了他吃冷猪肉的权利。

  又如礼记曲礼中其实也有和孔孟二圣差不多的话,其中写道“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但是到了如今早已被篡改作:“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死之。”

  因为如今是大一统的年代,你除了效忠如今的君王,没地方可逃,所以君主不听,你便只能以死谏之了。

  如果太祖皇帝老朱当权的年代,有主考官敢这么出题的话,那么等待这个主考官的命运怕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杀头。当然也可能老朱只杀头还不解恨,还会把这个主考官在炮制个剥皮萱草之类的花样。

  当然,如今不是太祖皇帝活着的时候,当今弘治年间的社会气氛和文化环境,都还算比较开明宽容。虽然出这么一个题目,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杀头的风险,但也绝对是非常惊世骇俗的!怕是一个主考官敢出这么一个题目的话,定然会引起无数的非议。

  高昱张口结舌半晌儿,才道:“怎么可能会出这种题目?这题实在太过……骇人!”

  沈泽双手一摊,很是干脆的道:“可是小弟就是算出这么一个题目。不信到时大舅哥你看吧,十有**会中的。再说,反正咱们做一下,又没有坏处,就算当做练手也是可以的嘛!”

  高昱默然了片刻,才涩然开口道:“这题目是你根据今科的主考官王守仁的性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