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九章 范闲的下落_庆余年2:范闲回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信不过我,也得相信信阳那位的眼光,给你我牵桥搭线的,可是她老人家。”

  听到闻梁的话,明经林敛了敛眼眸,没有说话。

  一年来,他的确是靠着长公主通过内库的支持,才能在阳脊滩一步步坐大,更是搭上了闻梁的线。

  也正是因为对长公主的信任,这次闻梁因为谋夺制皂配方的事情败露逃窜来阳脊滩,他才愿意收下。

  可这并不代表,他对闻梁也信任。

  “呵呵,大公子放心,闻梁当初上岛时答应用范闲的人头作为投名状,自然不会食言。”

  闻梁似乎看穿了明经林心中所想,笑着道:“我虽然到了岛上,但我的人还在整个江南活动,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范闲的动向。”

  正说话间,敲门声响起:“大舵主、闻先生,慎先生求见。”

  明经林抬了抬眉:“请。”

  屋内走进来一人,身着紫色斗篷,双臂及膝,行走间手臂摆动,能看到右手的大拇指处,光秃秃的。

  “大人,明公子。”

  这位进门的慎先生朝着二人行了一礼,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杭州的眼线来报,范闲出现在苏杭交界的余口县,似乎在联络苏州的监察院情报主官。”

  “哦?”

  闻梁接过书信看了一眼,递给了明经林:“大公子,看来范闲打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招数,想必那场大火就是他自导自演的戏码。”

  “他之所以这么做,应当就是为了暗中调动苏州的人来寻找我,而明面上则用大火、失踪、杭州监察院没有动静等假象迷惑我。”

  “可惜啊,他不会想到,我竟然已经到了阳脊滩,而且早早在苏杭扬阳四周撒下了探子。”

  明经林粗略扫了扫书信,脸上也泛起笑:“闻大人的手段,的确高明。”

  闻梁自信地笑笑,将书信递回给慎先生。

  后者接过书信,退出了屋子。

  屋内,一阵安静。

  片刻后,明经林缓缓开口:“听说闻打人找人去三掌柜那儿,拿到了对长公主不利的证据,长公主殿下要我向闻大人讨来。”

  听到这话,正在斟茶的闻梁手一顿:“这个……我的人翻遍了三掌柜的家宅,未曾发现证据,而且还损失了一名好手。”

  “没找到?”

  明经林的神色冷了几分,似有所指道:“闻大人,范闲来江南之前,你可是在余庆堂盯了三掌柜足足半年,这次出手想必是有十足把握的,怎么会没找到证据?”

  “莫不是……闻大人以为那东西拿到手中,奇货可居,准备找长公主殿下卖个高价?”

  话说到最后,明经林将茶杯重重地搁在桌上,敲打的意味很是明显。

  闻梁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大公子这话什么意思,你我都是为长公主做事,我还会包藏祸心不成?”

  “我的人,的确没有拿到证据!”

  说话间,闻梁心底蹭地窜起一股怒火。

  这明经林,仗着明家与范闲已经是死敌,很快在长公主的夹带当中,成为排名靠前的那位。

  反观自己,却因为是杭州织造这个皇帝密谈的缘故,屡次向长公主示好都得不到明确回应,只能做些边边角角的交易,直到这次彻底得罪了范闲、背叛了陛下,才被长公主接受,信任度却仍在明经林之下。

  可是平心而论,无论是能力、实力,自己哪一点不如这纨绔大少明经林了,还要在这儿受这种气?

  “开个玩笑,既然闻大人没有找到,明经林就不说什么了。”

  明经林笑笑,将一杯茶推到了闻梁面前:“不过我还是得提醒大人一句,这东西找不到,殿下的心情不会太好。”

  “多谢提醒!”

  闻梁起身,冷哼一声,转身离去,没有理会明经林推过来那杯谢罪的茶。

  明经林望着闻梁远去的背影,神色变得有些冷。

  待到闻梁出了屋子,他抬手,将那杯茶连带着茶杯,丢出了窗户。

  “找人盯着点,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得到那份证据。”

  明经林对着桌子,似是在自言自语。

  空气中,却想起一道缥缈的回应:“是。”

  呼……

  一阵风吹过,似是有什么东西窜出了窗户。

  m.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