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六章 祥瑞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件的过程是,安川城靠近甘州的一处牧场内,一位牧民在一条河流之畔,看到一个散发着七色光芒的光团。

  顺着光团寻去,不断挖掘,挖到河底,仿佛触碰了什么。

  顿时,一个漂浮的鼎涌上了河面,但见鼎内还防止一块可有千奇百怪文字的骨片。

  鼎有问鼎之意,更是国家权政的象征,而内中骨片上雕刻的字迹,根据当地人的阅览推测,使人明白,内里记录的有大宋昌盛之道。

  这等圣物,非圣贤天子所能拥有也!

  消息传回安川城,李贤种世衡,包括公孙圩等一行任火速赶到了事发地。

  “这是天降祥瑞啊!”

  众人听得那牧民讲述后,无不赞叹。

  大宋过去一年的祥瑞实在太多了,但像眼前这般神奇之事,还是很少见得。

  因为太过神奇了!

  谁能见到河中竟会有鼎发光漂浮?还带着这种奇形怪状的文字?

  “这等祥瑞,该献给官家!”

  同来的东院官吏,也是由吏部下派的士子们,经过一月多的处事,和刚来时的松散不同,留下来的这群人,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官吏素养,至少在安川城做事很是牢靠。

  他们率先提出了倡议,李贤自然顺水推舟的应承下来,最后就连那个发现祥瑞的牧民,也是一道被送去了东京开封。

  想要得到东京的消息,没有一个多月是不会传来。

  事情发展到现在,李贤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漂浮的小鼎,只是他让人用动力学做的假象,而那内中雕刻的骨片,不是别的什么,而是甲骨文!

  这两样东西,都是他让曾波从葛大梁的宝物中挑出来的。

  事关“祥瑞”,最重要的便是解读,尤其是面对这么一个崇尚上天的皇帝,那位跟随入京的“牧民”,即是李贤专门从斥候部挑选出来的。

  其人祖上便是能说会道的大仙,扮起神棍来,头头是道,甚至还掌握着几个能糊弄普通人的炼丹“妙术”,更为主要的是此人不会泄密,家中妻子和儿女都在安川城生活。

  大中符祥元年的元日要比往年更为寒冷一些。

  不论大宋的其他地区,单独东京开封便是。

  元日降临,一年一度的大朝会也来乐。

  平日很少遇见的各处官吏,纷纷在大朝会上相见。

  “王相,河西的祥瑞您可听说了?鼎与天书,均都象征我大宋昌盛之象!浮现于世,是为神迹!”

  “王相,卓侍郎,您二位可还没听到那送鼎者的解释吗?言之鼎现世之时,光芒普照河西,这是在明示,若我大宋能重新拥有河西,那才是真正的问鼎天下!传承万世!”

  “诸公,据说鼎内的天书,即详细记录着,如何昌盛大宋之策,可惜官家一直为予我等浏览。”

  ……

  赵恒刚一步入崇政殿,即听到等候的朝臣们,热切地讨论着河西的祥瑞之事。

  因为事情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