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李世民的认可_大唐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汉朝以后,臣子向君王递交的奏折分为四种,分别是“章、奏、表、议”。

  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提到过,“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此时的魏征,就是要用上表来告诉李世民,大唐有高明这样的太子是有希望的,要多给他一些机会,不要轻言废黜。

  除此之外,魏征还顺便告诉了李世民,高明去禁苑挖藕捞鱼是为了孝敬他这个生病的老师,这是美德,请李世民不要苛责他。

  其实魏征并不知道,高明跑来看望他只不过是为了出宫避避风头,至于之前高明那“情真意切”的表现,不过是他在飙演技罢了。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凭演技。”,最重要的是高明心里很清楚,魏征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作为大唐赫赫有名的诤臣,魏征甚至都拍过李世民的马屁,而在他生命最后的这些日子里,高明却不介意拍拍他的马屁,让他开心的走完最后的日子。

  不过高明并不知道,他的无心之举会让魏征这么感动,甚至都上表李世民为他说好话。

  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叫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唯一让高明有些纳闷的是,当他在魏征的府里时,他发现魏征的儿子魏叔玉看的眼神似乎很不友好。

  “魏征的儿子是不是有毛病,我似乎没得罪过他呀?”

  听到高明的问题,李明达的表情有些古怪。

  “大哥您是真忘了?”

  “呃?”

  看着高明一脸困惑的样子,李明达顿时叹了口气,稚嫩的小脸上满是无奈。

  “看来大哥是真的不记得了,其实大哥你一直和魏叔玉不睦,有一次大哥在骑马的时候摔了,恼怒之下还让人打断了魏叔玉的一条腿和三根肋骨。”

  “……”

  听完了李明达的解释,高明心里那叫一个委屈。

  “打断魏叔玉肋骨的是李承乾那个二货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

  不过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说说而已,毕竟现在他的身份就是大唐的太子李承乾,这个黑锅他是必须得背的。

  “无所谓了,得罪了就得罪了,反正魏叔玉这家伙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想到这里,高明的心里顿时舒服了很多。

  根据历史记载,在魏征没死之前,李世民对他自然是没得说的,甚至还把衡阳公主赐婚给了他的儿子魏叔玉,圣眷之浓让无数朝臣各种羡慕嫉妒恨。

  但是魏征死后,情况不不一样了。

  人家都说六月天是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其实帝王的脸也一样,魏征才死了半年,李世民就翻了旧账,不但取消了魏叔玉和衡阳的婚事,还让人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死了也不能荫及子孙,树倒猢狲散,魏家再不复当初的荣光,形式转变之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