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六章 倭国的财富(下)_大唐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并没有意识到,之前高明一直都是引导着整场谈话。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想让顾客接受自己推销的商品,首先得让顾客产生归属感。

  如很多高明的家具商,他们一般不会直接和顾客谈买卖,而是先和对方谈家具的摆设,等顾客把家具怎么摆放,甚至该用什么沙发套都想好的时候,那么这笔买卖的成功率非常大了。

  而高明之前做的和这个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高明很清楚,李世民缺钱,大唐也缺钱,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钱永远都是不够用的,否则后世的领导人也不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心”这样的方针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高明知道李世民其实是一个利益至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哪怕倭国再怎么听话乖巧,怎么把大唐当亲爹都没用。

  如现在。

  原本李世民还打算帮倭国的孝德天皇复国的,但当高明引导他把花钱的路子都想好之后,他脑子里想的全都是该怎么把倭国的黄金白银弄得大唐来,至于孝德天皇,早被他抛之脑后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李世民下了一道圣旨,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倭国遭到海盗袭击,作为大唐的附属国,这件事大唐自然是责无旁贷,所以李世民将派十万大军前去帮助孝德天皇收复倭国。

  收到这个圣旨之后,孝德天皇自然是感恩戴德,可惜他并不知道,他其实是在与虎谋皮,因为李世民根本没有打算把倭国还给他,反而打算“占山为王”!

  倭国名义是大唐的属国,而且一直以来都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大唐的事,这让李世民想要找个正常的理由强占都不行。

  既然没有王道,那么只能走旁门左道了。

  为了长久的占据倭国,让人假扮山贼占山为王无疑是个稳妥的办法。

  只要大唐的军队一登岛,“海盗”没了,等大唐的军队一走,“山贼”却又出现了,到了那个时候大唐的军队又再去一趟,如此重复。

  明面是剿灭山贼,实际则是把倭国岛屿的金、银等资源运到大唐来!

  对于朝堂那么不知情的大臣们来说,李世民帮助倭国的举动无疑是“大国风范”,一个个也都高呼着“吾皇圣明”!

  孝德天皇不知道他的“大唐爸爸”正准备掏光他的家底,还以为复国有望,所以也跟着大臣们欢呼起来,然后高高兴兴的退出了大殿。

  等到孝德天皇走了之后,李世民又宣布了第二道圣旨——因为焉耆和西突厥截杀西域朝贡大唐的使者,所以让焉耆国王和西突厥的乙毗射匮可汗到长安请罪!

  毫无疑问,面对这样的圣旨,两国的国王是根本不可能来的,而李世民之所以要下一道这样的圣旨,并不是指望他们能乖乖跑来,只是为了找一个开战的借口而已。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