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9章 风帆2(二更)_星尘武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季良设计的雪橇风帆,在‘便携’上面花费了不少心思,帆面可以摘环叠放,帆骨可以分节收拢,就连雪橇,也可以通过解开扣件而妥善收起,如此一来,遇到现在这样的微风天候,数套雪橇风帆完全可以拾掇打包。

  因为一早就有计划,所以行动步骤处理的有条不紊,三架雪橇风帆不上帆而只留雪橇基座,以连杆穿成一列,再由刘毅达的牛龟当驮兽,这就是很好的载具,包括团组行囊,个人装备,都能够由其承载,由于雪橇的便利,尽管物资重量明显比第一次行军重的多,但牛龟反而省力很多,没有重物压身,行动起来也轻快不少。

  考虑到行路需要,季良这次还为小组集体准备了雪鞋。这种船型鞋可以避免在进行过程中,过深的踏入积雪。

  冬令营的组织者故意没有提及准备这物件,就是想看看有没人学生可以自发的准备适用的辅助工具,结果确实有这样的杰出者,季良就名列其中。不过,为了尽快跟小组成员达成一片,第一次行军并未使用。这个举动给暗中观察的校方老师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私下谈论起来,老师们对于季良‘懂得如何团结组员,不搞特殊化’的举措相当欣赏。

  另一方面,冬令营的参与者们,也不乏脑子灵活、反应机敏、善于观察的学生,所以这雪鞋在第一次行军露了一面后,就被相当一小撮人惦记上了,以至于在休整日里,有至少6个小组都赶制了雪鞋。

  有趣的是,为了获得竞赛荣誉,这些小组的对外保密的搞的很出色,硬是将这雪鞋放置到了关键性利器的高度。

  到了今天,队伍开拔,有雪鞋的登时便的趾高气扬,踏雪出发,确实比步步深陷要提速不少,而且气力耗费还少。

  这样的情形,自然是让那些没有雪鞋的小组看的眼红,甚至顿足捶胸的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下,新一轮的差别出现了,有那当机立断的,私下一算小账,立即跟小组成员沟通,选择了先不出发,而是在雪堡就地取材,不管是现场编制还是从其他途径搞,总之是打定了主意把雪鞋搞到手。今天的路长的很,牺牲一定的时间,换取走长路的便利,还是换算的。

  另一部分则选择了咬牙咬牙坚持老路数,这批人中到也不是没有算不过来账的,然而无法说服同伴、孤掌难鸣、自然是只能用笨办法。好在这帮人倒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在昨天的休整日,所有小组都没闲着,各自都有认真准备过。就拿这第二次长途跋涉来说。如果稍微留点心,就会发现有些细节上的有趣地方。

  首先,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了‘走别人走过的道’的便利,哪个组都不愿意当开荒辟路的。俗话说的好,路是人踩出来的,想这样的深雪过膝的路,踩着别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