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六二章 密奏制度_回到明朝做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办法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下属有告自己状的权力。

  你会觉得自己身边每时每刻都有人盯着。毕竟你的位置已经被下属盯上了,稍微干点什么事情,下属就会把你告下来。

  这个问题在朱翊钧看来,却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咱大明朝是有这个传统的,当初朱元璋在这件事上就采取了非常宽容的态度,甚至允许下属或者当地百姓士绅直接就把犯罪的官员逮捕之后押送进京。

  这都不是告密的事了,是直接抓起来押送进京。

  同时,朱元璋还严厉地告诉所有官员,任何人不得阻拦;但凡阻拦,一律杀无赦。

  同时,还给老百姓家里面发明大诰。如果你觉得你有冤屈了,想要告状,可以把明大诰顶在头上,然后到京城。

  只不过朱元璋的很多制度到最后都被玩没了。有利于文官集团的,他们就遵循祖制;不利于他们的,那就全部改掉。

  朱翊钧可不管张居正怎么想,直接说道:“张先生,朕觉得可以采用密奏的制度。”

  “陛下所说的是?”张居正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迟疑着问道。

  看着张正一脸疑惑的样子,朱翊钧摇了摇头,还是直接说道:“就是给地方的一些官员密奏权,他们有权力直接把密奏送到京城来。”

  “密奏送到京城之后,任何衙门都不经转,直接交由通政司递到御前来,朕批改过之后再交给督察院去查。这样一来,地方上有什么事,都能第一时间送到。”

  张居正听了这话之后,心里面就沉思了起来。

  事实上,直接交给都察院的效率更高。可是交给督查院,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督察院那边有人刻意隐瞒的话,那么很可能会让密奏不了了之。甚至是有人泄露消息,会把告密人也置于危险之中。

  到通政司就不一样了,可以直接送到皇帝那里。如此一来,通政司的权力就大大得到了加强。

  张居正一下子就想到了密奏制度的好处和坏处。想了想,他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好处居多。

  不过有一件事情张居正还是担心的,迟疑了片刻之后,他问道:“这些密奏不经过司礼监吗?”

  闻言,朱翊钧就笑了。

  他当然知道张居正是什么意思。

  如果这些密奏经过司礼监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被一些太监掌控。这份权力可不小,如果让司礼监的太监掌握了这份权力的话,内外廷的平衡很可能就打破了。毕竟处理奏疏一直都是内阁的权力。

  如此一来,就等于把内阁的权力变相削去了一块,一旦密奏制度大行其道,很可能内阁就会成为摆设。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件事在鞑子朝成为了现实。因为密折制度的存在,权力从内阁转移到了军机处,军机处的权力越来越大,军机处的领班大臣也成了当朝首辅。

  后世很多人不了解,但是应该知道有一个叫做和珅的,他就是军机处领班大臣。

  张居正这是担心司礼监变成另一个军机处。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