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三零章 谭纶主动提军改_回到明朝做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话实说。”朱翊钧语气平淡的说道:“朕的脾气你应该也知道,只要你实话实说就不算什么大事。即便是有事也怪不到你的身上,朕不是那种牵连别人的皇帝。”

  “好吧,”谭纶似乎下了某种决心,这才说道:“陛下,臣觉得大明要改变一下。”

  朱翊钧直接就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笑着问道:“爱卿觉得要改哪里?”

  “要改军队了。”谭纶坐直了身子,面容严肃的说道:“现在西北安定,辽东也安定,臣觉得已经到了改革的时候。”

  “爱卿说说,你想怎么动?”朱翊钧顿时就兴奋了起来。

  朱翊钧要改革军队的想法并没有泄露,但大明的聪明人还是不少,无论是张居正还是谭纶都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甚至很多人不猜想朱翊钧的想法,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大明现在已经改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土地都已经变成了现在的皇庄,各地的庄子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集中生产、承包到户。

  事实证明,效果非常非常好。税收由皇庄统一收取,统一缴纳,皇庄的经营者也会组织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比如种树、办厂,效果非常明显。

  百姓的日子好过了,粮食也增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意识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官场上从来都不缺聪明人,大明已经改了这么多东西,现在要改肯定就是军队了。

  文官这边已经经历了不小的改革,皇庄系的官员现在都已经走上了舞台。

  所谓皇庄系的官员,泛指从管理皇庄提升上来的官员。这些人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比如他们了解基层、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十分了解,对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非常深切的体会。

  并且他们追求富,因为在皇庄的考核标准当中,一个地区百姓有多富是他们的考核标准。这里面包含了税收、百姓的受教育程度、教育普及程度等等考核标准。

  走上官场之后,皇庄系官员也带着鲜明的特点。

  实际上,吏部那边已经在制定官员的考核标准。这事在张居正的主持下进行,这份律法被称为全新的考成法。

  听说这里面好像借鉴了很多皇庄那边的方法。并且朝堂上已经有人提出来,凡是朝廷的官员就应该到地方上去做事,最好是从底层开始。

  也有人提出来要打通官员与吏。

  所有人都知道,官是官,吏是吏。官员能升官,但是吏不能,一时是吏,一世是吏,甚至能祖祖辈辈的传代。

  这些吏盘踞在一个地方,架空上官、欺压百姓。难道文官不知道怎么改变吗?

  很明显,他们知道。只要打通官员与吏的通道就好了,把所有的吏也变成官员,给他们升迁的机会。

  但没有哪个官员会这么做,读书人之间的竞争已经足够激烈了,还要引入新的人来分本来就不大的蛋糕吗?

  可是自从皇庄系的官员崛起之后,很多人就有些适应不了、打不赢。于是就有人准备把吏拉进来,毕竟从某些方面来看他们和皇庄系的官员一样,并且这些人似乎更专业一些。

  做主官或许差一些,但是做副职的话很强。比如有些仵作,专做刑名,其能力之强能让很多人瞠目结舌。

  只不过这些东西都在制定当中,属于规划还没有实施。

  吏部在做这些东西,兵部自然也不能清闲。

  谭纶知道自己的年纪大了,可是就这么走了他还不甘心。在离开之前,他希望把这次的军队改革主持完成。

  等到这一次的军改完成,他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告老还乡了。

  见皇帝感兴趣,谭纶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皇帝这样的态度,谭纶倒是一点都不意外。皇帝这些年的改革做了不少,现在皇帝已经成年了,马上也要亲政了,皇帝想要军改也就没有什么让人意外的。

  谭纶抬起头,没有丝毫的迟疑,掷地有声的说道:“臣想废除卫所制。”

  听了这话,朱翊钧的眼睛更亮了。

  原本以为谭纶会提出一些修修补补的政策,没想到直接来的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简直正中自己的下怀,

  太好了,原来你是这么想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

  朱翊钧忍不住催促道:“爱卿快说!”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