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3.印度人的血性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儆猴了,其他印度人就会害怕,然后重新归顺。”

  总司令不肯答应,他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

  “我给这群印度人妥协?这不是要玷污我家族的名誉吗!”

  于是乎,这个防区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两百名士兵押送着三千名印度士兵到俘虏营去。

  押送到俘虏营后,英国人也没有遵守日内瓦公约,毕竟在他们判断思维中,这些印度士兵压根就不是俘虏,而是不肯遵守指令的工具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把他们丢到这里来自生自灭就行了,然而押送期间的冲突还是发生了。

  先是踩踏的发生,然后是人与人之间我的推攘,最后演变成斗殴。

  虽说他们签了第一次停战,但说到底也只是部分领头者的理性而已。

  这三千人可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个停战,再加上这段时间的高强度压抑,最终在这押送路上爆发了。

  几个人的冲突立马蔓延开来,然后直接发展成三千人互殴。

  如果只是单纯的押送,两百人的英军士兵其实还是够的,然而面对三千人互殴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为了维持秩序,这两百名英国大头兵直接开枪警鸣。

  这不开枪还好,一开枪直接把冲突蔓延到他们那里去。

  直到宪兵队伍的到来才制止住了这场冲突,但他们是在冲突尾声后才到,这就像是‘主角打完后,警察来收尾’一样。

  宪兵队伍把这场冲突的结尾总结汇报到了总司令那边去。

  一场冲突,三千名印度士兵死了三百二十人,两百名英军士兵死了二十五人,三人重伤,其余人或多或少都挂彩了。

  但这位总司令依旧不着调地认为,这依旧是一场意外。

  站在这位总司令的角度去进行理性分析,这样的分析并没有任何错误。

  因为,他的思维方式是殖民者的思维方式。

  而且这场率先爆发冲突的就是这两个人群的殴斗,这种斗殴本来就很常见,被卷入进去的两百名英军士兵纯粹就是倒霉。

  当然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关押这三千名印军士兵实在是浪费,所以他执行了参谋的建议。

  ‘改变关押方式,转而处置领头者。’

  就这样,三十多名有着直接关系的领头者又一次被公开枪毙。

  按理说这又是一次常规性的‘杀鸡儆猴’而已。

  但这件事,却成为了一次导火索。

  如果说,第一次印军刺杀案是给火药桶添火药,那么这场公开枪毙三十名印军士兵的事情,就是在火药桶边上抽烟。

  这三十人直接被看做成侠客。

  印军内部将他们宣传成罗宾汉一样的存在,把他们塑造成‘反抗英国人压迫’的英雄。

  然后,大罢战开始了。

  三十万印度士兵,纷纷丢下手上的武器,并用着他们各自不同的语言和宗教,朝着印度的方向进行各自的宗教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